台北需要一個獨立的當代藝術中心!
維也納有「分離宮」(Secession)、柏林有「藝術工廠」(Kunstwerke),巴黎有東京宮(Palais de Tokyo),倫敦有當代藝術中心(ICA),而台北是否存在一個具有地標性意義的國際藝術中心,讓專業藝術工作者聚集、交流,刺激台灣的當代藝術生產、並做為台北與國際的交流節點?
由三十多位台灣當代藝術工作者所發起成立的「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協會」,大聲呼籲台北需要一個獨立的當代藝術中心!這個中心應該由當代藝術專業工作者所獨立發起營運,不受政府政策與企業利益所影響、左右,為捍衛當代藝術的獨立性而存在,並啟動文化政策的討論及書寫。藝術中心並非單純的展覽場地,而是為了凝聚當代藝術工作者的共識,為藝術社群的共同利益而創造的公共空間,因此,一個實體的空間非常重要;它讓藝術工作者有機會能緊密的討論與溝通,讓多元歧異的想法得以匯聚,並且進一步生產出有利於藝術社群發展的具體公共政策,發散影響力,並改變既存現狀。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協會」的成員包括奧地利藝術家楊俊、國家文藝獎得主陳界仁及歷屆雙年展策展人徐文瑞、鄭慧華、王俊傑、林宏璋,學者顧世勇、陳愷璜、黃海鳴、黃建宏、龔卓軍,以及藝術家崔廣宇、姚瑞中、張乾琦、林明弘,策展人潘小雪、林平、陳幸均、陳明秀、鄭美雅等三十多位當代藝術創作者、策展人、藝評及學者。與會的成員都有共同的信念;創造一個以藝術工作者為主體的空間是台灣當前迫切的議題,藝術社群長久以來缺乏交流與發聲的管道,在文化政策上無法產生實質的影響力,而失焦的文化建設讓藝術創作的活力越趨消沉,這是一個關鍵時機;台灣需要一個獨立的當代藝術中心!
發起人之一、維也納分離宮成員楊俊指出,在歐洲,由政府編列固定預算並提供場地,由當代藝術工作者獨立營運的藝術中心非常普遍,有別於美術館著重於教育、展示及典藏的功能,藝術中心的重要性來自於健全當代藝術的生產機制,創造對藝術家及策展人有利的支援系統及發聲管道,提供當代藝術社群重要的交流及互動場所,進一步讓藝術創作更加多元活潑。
而2008年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徐文瑞則提到,台灣對國際交流或藝術外交的作法還停留在曇花一現的制式大型官方活動,對「非正式管道」的交流所能產生的巨大影響力並不重視。有效的「藝術邦交」往往建立在許多小型的、非正式的、在藝術專業層次上的交流、對談、與資源分享。建立一個台灣的國際藝術交流據點,必須靠專業藝術工作者的熱情、知識與長久累積的網絡才能達成。「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必須成為一個國內外藝術創作者、策展人及理論研究者所樂於參予、貢獻及交流的空間,才能夠讓台灣的創作在自由的氛圍中推進,並且成為台灣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國際藝術中心。
協會成員還包括活躍於社會運動的文化評論者如黃孫權、張鐵志、藝術家吳瑪俐、網路社會運動者李世傑、影像運動者林靖傑等。他們認為,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必須重新定義藝術與社會的關係,對於社會公共議題的探討、城市文化的形塑、藝術與公眾的關係,都是文化藝術工作者的重要課題。藝術並非閉鎖自外於社會的菁英活動,或是娛樂大眾、創造奇觀或美化城市的工具,反而應該深刻的反思藝術如何能產生批判思考與另類想像的能量,刺激改造行動的發生,並對社會產生真正的影響力。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協會」同時也指出,一個當代藝術中心的理想位址必須在城市的中心,具有交通便捷性、鄰近人潮聚集的地理特性,讓大眾容易注意並親近。例如,位於汀洲路上寶藏巖前,由國防部所有的「金防部駐台辦事處」閒置空間,正是位處知識分子群聚、次文化蓬勃、年輕社群活躍出入的社區,作為未來寶藏巖文化區入口的地標性建築,具有畫龍點睛的顯題效果。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首先將由藝術工作者自力發起籌設,在為期2-3年的實驗性階段,協會將根據其基本理念-以獨立自主的組織來運作藝術中心的活動,並針對企業及政府進行積極的游說行動,爭取未來固定的營運經費及空間。這段實驗期間,將隨時對藝術中心的可行性進行評估,並由全體會員決定下一階段的營運模式。協會並將於2010年初,正式宣布「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成立,並開始運作。未來該中心的經費將由協會成員自籌、政府補助、國際募款及企業捐贈支應。